云渊道位于大陆的西南方位,这里四季分明,但夏季尤为炎热。尤其是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雨水频繁,连续几晚都是阴雨连绵。
淅淅沥沥的雨声伴随着潮湿的空气,让人感到一丝压抑。然而,到了清晨,太阳又会高悬于天空。
这样的天气变化不仅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也对修士们的日常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大多数修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选择在洞府内安心修炼,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的修为。
玄灵观坐落在宗门外门区域的地势最低处,四周环绕着低矮的山丘。与其他弟子居住的精致庭院和华丽宫殿相比,这里显得格外简陋和平凡。
这里的土地异常贫瘠,几乎看不到任何肥沃的迹象。即便如此,仍有一些野草在石缝和土块之间顽强地生长着,在风中摇曳。
无论是天空还是地面,都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息。偶尔有几只飞鸟匆匆掠过,似乎也不愿在此多做停留。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却未能给这片土地带来多少温暖和活力。
不过今日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远处的天际线在朦胧中泛起一丝动静,一个模糊的人影迅速靠近。
不多时,那人影便出现在山丘前,脚步轻盈而迅速,仿佛行云流水一般。他的到来惊起了几只栖息在附近的飞鸟,它们扑棱着翅膀,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打破了玄灵观一贯的寂静。
沈仪正站在一处,目光专注地打量着这片荒凉的地域。
此时,一阵微风带着几许细雨悄然吹过,冰冷的雨点打在了沈仪的脖颈处。
沈仪加快了步伐。他的脚步在地面上的土坑中溅起些许积水,发出轻微的声响。四周的环境显得格外寂静,只有雨滴落在地面和树叶上的声音。
沈仪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前行,略微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一座山丘走去。这座山丘虽然不高,但在这一片平坦而贫瘠的土地上显得格外显眼。他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确保自己没有走错地方。
沈仪从怀中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书信,这封书信是他要传递的重要信息。他右手轻轻一弹,只见那封书信瞬间化作一只灵动的百灵鸟,振翅高飞,迅速钻入了土丘之中。
“进来吧。”一个干涩嘶哑的声音从山丘内部传来。这声音仿佛是从极度疲惫的身体中挤出来的,带着一种无力感和压迫感。尽管声音微弱,却清晰地传入了沈仪的耳中。
沈仪听到这个声音后,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了一丝怪异的神情。这个声音不仅干涩嘶哑,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喉咙的艰难摩擦,令人感到不适。
略经犹豫之后,沈仪开口说道:“外门弟子沈仪,章师叔举荐,前来拜见黄子淳师叔。”
说完这句话后,沈仪径直向山丘中走去。
走到山丘前,伸出一只手试探性地触碰了一下。就在那一瞬间,山丘表面如平静的水面般泛起了一丝涟漪。沈仪感到一阵轻微的波动,紧接着,他的身体逐渐融入了山丘之中,仿佛穿过了一层薄薄的屏障。
当沈仪的身体完全融入山丘后,他的视线逐渐清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空间。这里的光线柔和而昏暗,地面平整光滑,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石质地面,走在上面几乎没有声音。墙壁上刻满了古老的蚀文。
在距离沈仪三丈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石梯。石梯呈螺旋式向下延伸,台阶由同一种石质材料制成,与地面浑然一体。楼梯的扶手雕刻有精美的花纹,似乎是为了方便行走者抓握。
沈仪缓缓迈步走向那道螺旋石阶。
虽然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沈仪还是不由得想起了章师叔的话语。两日前,他找到了章明蕴。
据之前与萧沐的交谈,沈仪得知蚀文一道虽然如今门可罗雀,但宗门内仍有不少人乐于此道。然而,这些人大多是在修行上没有建树的老顽固,脾气古怪,旁人也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尽管这些老顽固给出的报酬颇为丰厚,但他们的要求也很多,蚀文一道更是必不可少。因此,这类任务在百机殿内挂了一段时间后便被顶替了,往往不被人提起。
沈仪与萧沐详细讨论了此事后,决定去求章明蕴帮忙。当他找到章明蕴并提出请求时,章明蕴虽然欣然答应,但言语中不乏劝告之意,显然对这次的任务并不看好。
“你真的确定要去找黄子淳吗?”章明蕴问道,“此人性格古怪,身形也有点特别,不如安心修炼为好。”
“弟子愿意一试。而且,我会保证以后不再打扰师叔。”
章明蕴见沈仪态度坚决,最终点头同意:“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试试吧。”
此时,沈仪一边沿着螺旋楼梯缓缓下行,一边思考着章明蕴的话。“不知章师叔说这位师叔身形有些怪异,还真是有点期待。”
当沈仪沿着螺旋石阶缓缓下行,最终来到了尽头。他的视线一转,整个空间呈现出圆形布局,四周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书橱,每一层都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古籍和卷轴。这些书橱不仅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还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仿佛在守护着中心处的一个四方形石桌。
然而,令沈仪感到困惑的是,尽管这个空间显得庄严肃穆,但却不见任何人的踪迹。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疑惑:“难道黄子淳师叔不在这里?”
就在沈仪四处张望、试图寻找线索时,突然听到“嘎吱”一声,石桌后方的一道石门缓缓打开。那道石门原本隐藏在阴影中,此刻随着开启发出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借着石门后微弱的光芒,沈仪看到一个如鬼魅般的身影缓缓从门后走出。
沈仪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身影上,随着石门缓缓打开,更多的光线照在他的身上,沈仪才看清了这个人的真面目。眼前的这个人简直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怪物”。
他弓着身子,光秃秃的脑袋上没有一根头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黑褐色的疤痕,这些疤痕像是岁月和某种未知力量留下的印记。
他的脸更是让人不忍直视,坑坑洼洼,仿佛一团被踩过的泥巴,找不到半块完好的肌肤。这种畸形的面容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五官。一双眼睛斜斜地吊着,仿佛随时都会从眼眶中掉出来,眼神中透出一种深邃而又冷漠的光芒。鼻子就像被锋利的刀口切割过一样,没有正常的凸起结构,只剩下两个孔洞贴在面庞上,显得异常怪异。
他的上嘴唇犹如兔子一般裂开了一道豁口,这道豁口一直延伸到鼻孔下方,露出一排残缺但洁白的牙齿。尽管这些牙齿看起来有些不完整,但却异常整齐,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沈仪心中不由得一阵寒颤,尽管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感到极度不适。他努力保持镇定,试图不让自己的表情泄露内心的震惊与不安。
“你就是章明蕴推荐来的沈仪?”那个干涩嘶哑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沈仪的思绪。声音虽然微弱,但在寂静的空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沈仪迅速调整好呼吸,恭敬地行礼道:“弟子沈仪,奉章师叔之命前来拜见黄子淳师叔。”
黄子淳缓缓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干涩嘶哑:“既然来了,就过来。”说着,他向、中心四方石桌走去。
黄子淳艰难地移动着,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他的身体左右摇晃,步伐不稳,仿佛随时都会失去平衡。沈仪仔细观察后发现,黄子淳的左脚竟然比右脚短了一截,这使得他的行走姿态更加怪异和不稳定。
沈仪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同情,同时也感到更加困惑。这样一个身体条件如此特殊的修士,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如果是他自己,还会选择活下去吗?
黄子淳艰难地挪动到石桌后方的木椅上坐下,每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他的身体左右摇晃,步伐不稳,仿佛随时都会失去平衡。尽管如此,当他终于坐定后,目光也变得更加锐利。
他用那双斜吊着的眼睛看向沈仪,声音干涩嘶哑:“沈仪,你懂蚀文吗?”
沈仪调整好呼吸,恭敬地回答道:“懂一些,不过……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师叔的要求。”
说完,沈仪走到黄子淳对面,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
沈仪从怀中取出一片玉简,正是当初章明蕴赐下的蚀文法诀,经过他自己注释后的修炼之法。这块玉简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和注释,显示出沈仪在这段时间里所做的努力。
“这是弟子根据章师叔赐下的蚀文法诀,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注释后的修炼之法。”沈仪将玉简轻轻放在石桌上,推到黄子淳面前,“请师叔过目。”
黄子淳接过玉简,仔细端详起来。他的手指轻轻滑过玉简表面,似乎在感受其中蕴含的信息。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目光。
不过这目光在配合黄子淳的面相,在沈仪看来却十分的诡异。
“不错,”黄子淳的声音依旧干涩,但却带着一丝肯定,“你能对蚀文有这样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做出详细的注释,说明你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黄子淳放下玉简,继续说道:“既然你有一定的基础,那便算过了第一关。”
沈仪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请师叔指教。”
沈仪本以为黄子淳接下来会让他做一些注释蚀文的事情,但黄子淳却并不言语,而是再次翻开了沈仪之前送进来的书信。
“空流谷又死人了?”黄子淳的声音干涩嘶哑。
“弟子不知,只是听闻许多师弟从那晚后就不见了。”沈仪不知道黄子淳为何会问起这件事,略微斟酌过后说道。
黄子淳点了点头,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片刻后伸手一招。只见外层书橱中的一本书籍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迅速飞到沈仪面前。
这本书籍封面古朴,上面用蚀文书写着“丹药”二字。
在黄子淳那双斜吊着的眼睛的注视下,沈仪上前接过书籍。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原本以为会是一些关于蚀文的进一步注释任务,没想到却是一本关于丹药的书籍。
黄子淳干涩嘶哑的声音再次响起:“一个月后再来,我会考校你,如此方可过第二关。”
沈仪看着手中的书籍,心中的不解愈发强烈。然而,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沉默和尊重是最佳的选择。于是,他恭敬地回应道:“弟子遵命。”
黄子淳似乎看出了沈仪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他忽然“哧”地笑了一声,笑声短促而怪异,仿佛带着一丝嘲讽。
伴随着这声冷笑,他那豁开的嘴唇向上掀了起来,露出大片参差不齐的牙齿。这一幕让沈仪感到些许不适,但他依然保持着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