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文王心里那个气,火冒三丈,更夹杂着醋意大发。
嫉妒,羡慕恨。
沈海云听见他说的话,一时语塞,她气红了脸,她抬起手来想打他,没想到她的手腕,被睿文王攥住了。
沈海云发怒:“我和刘公子,有媒人牵红线。他是海云的未婚夫。”
“媒人?在我睿文王府,你就是我女人。现在,我要了你。”睿文王气急败坏的吼叫,他想来个霸王硬上弓。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睿文王,已经深深爱上沈小姐。
沈海云的脚乱踢他。突然,她的右手挣脱他的手。她拿起藏在枕头底下的剪子,对准自己的咽喉,冷冰冰的怒道:“我死给你看。你来啊!来啊,啊!你来啊!”
睿文王被她的眼神,语调,还有那把晃眼剪子,完全给震慑到。他只好立起身来,朝她摆摆手,语气温顺道:“云儿,你,不要胡来。我是真的真的,好爱好爱你,情不自禁。你明白的,本王不会甜言蜜语。你知道吗?我爱你,我爱你。”
这时候,沈海云把剪子往咽喉送,剪尖已抵达自己的皮肤。睿文王见此,无可奈何,他退出房间,又把房门闭上。只听房间里传来,沈海云的哭声,瓷器摔碎声。
他转回身来,心里有些失落,眼睛里含着失望,有一些气呼呼的走了。
文璟王,安梁王,孟安平,这三个人见了小娥后,去了趟孟武平的家里。孟家兄弟见面,二人抱头痛哭。
阳都孟府,世上只有这兄弟二人了。这兄弟二人,眼含泪花。文璟王,安梁王,以及大郎,于师傅,他们眼里也含着泪。
过了一会儿,于师傅走到孟安平身后,拍拍他肩膀,轻声安慰:“安平啊。常言道,人死不能复生,你和大哥啊,还要向前看。孟家案子,老朽相信皇上,一定查个水落石出,把残害孟家的凶手,持绳之以法。武平。安平。皇上,岂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于师傅,孟武平,孟安平,一起施大礼跪地磕头:“愿二位王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二位王爷,保佑大梁子民,不再颠沛,能安居乐业。”
“于师傅。梁儿羞也。您老赶紧起身。”安梁王急忙弯腰,搀扶于师傅起身,“于师傅,梁儿来此,就是商议一要事。”
孟武平走到大郎身边:“大郎,你去院里吧,莫让人靠近房门。”
大郎点点头,转身走出屋子,到了院子里。
四人落坐。文璟王向于师傅讲起,燕国有一个密探叫莺莺,此人隐藏在梁国,或者在阳都,她经常把一些重要的密信,传送到燕国皇宫里。
本王怀疑,燕国皇上,时常派兵侵扰边境,就跟这个莺莺有关系。文璟王说着话,从衣袖里,拿出半张纸来,交给于师傅看。
文璟王略一顿,便道:“于师傅,你看署名莺莺。这纸,是我前年夏天,在轧子河边的草丛里捡的。当时,我奇怪,就怀疑它是一封密信。”
文璟王把它疑点讲出来:为什么在轧子河?为什么署名莺莺?莺莺就是燕的密探莺莺,本王确信是一个人,本王推断,此莺莺,大可能在阳都。如果在阳都,莺莺又会在哪里?
安梁王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他眉头微皱,思索着问题的答案。
孟武平呆呆出神,突然,有些自言自语:前年,夏天,轧子河边?夏天,轧子河?
倏地,他脑海里,闪出轧子河边的一幕:一支支利箭,飞来,射中了孟建平小腿,一支支利箭,飞来,射中了自己肩膀。
一个声音传来:快走,为孟家,为大梁,快点,跳河!
孟武平站起身来。
这个莺莺在阳都哪里?此人,在太守府里,肯定沈家叶身边的人!沈家叶重要信息非常多,他身为朝廷命官,有溜须拍马的本事,又和宫里人走动颇多。沈家叶为什么赶尽杀绝孟家?他知道家父知道他的一些秘密。我和二弟又知道他的大秘密:沈家叶在莲花山里,招兵买马,暗藏队伍,又侵吞商铺税银。
这是他亲口对我和二弟说的话,因为他知道我和孟建平必死无疑。可是,老天眷顾孟家,孟武平还活着,三弟也活着。可是,我要看他沈家叶怎么死掉!
孟安平走过来,抱着孟武平,安慰他:“大哥,又想起我二哥了。都过去了,不要再想那个恶梦了。”
孟武平咆哮起来:“安梁王。你要相信我,我以上说的内容,是沈家叶亲口讲的,他要叫我和建平,参加叛乱组织。有一天,他要建立一个国,承诺给我们高官厚禄。我和二弟没有答应。”
孟武平哭了,哭的好悲伤:句句属实。孟建平死的很惨,很惨,孟家人死的好惨……
于师傅站起身来,他走到孟武平身边:相信你的每一句话。那个沈家叶,招兵买马,我也在巷间里听说过。
文璟王走到安梁王对面:“王爷。听了大公子话,我更加确定,那个莺莺就是燕儿,或者跟燕儿有联系的人,因为那个燕儿会跳燕国风舞蹈,何况,她又是沈家叶身边人。”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在孟武平家里吃了饭。
西南有一座边境城,名叫碧鸡城。孟武平,于师傅,孟安平,安梁王,四人一同去了西南边关。他们直奔碧鸡城而去。
文璟王在戏院里,见到了沈海云。从沈海云那里,了解到沈家叶的一些秘密,她曾见过一件龙袍,也见过一件凤衣裳。沈家叶为人自私,心里藏野心,妄图登上皇位,建立自己的国。
文璟王去了皇宫,禀报皇上,请求皇上恩准太子妃,回乡探亲,期限半个月。皇上恩准。
安梁王府的丫环张春禾,也随同刘文龙南下,来到了阳都城里。
于是,寇棠儿以沈海云的身份,来到了沈太守府。
寇棠儿进入太守府,沈家叶领着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五夫人,公子,小姐,还有府里的侍卫家丁,丫环婢女,在府门口处迎接。豪华的马车停住,众人纷纷跪下,叩首施礼:“恭迎太子妃。沈家叶携家人,祝愿太子妃,吉祥如意,万事顺遂。”
“众人,平身吧。”寇棠儿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沈家叶发现六夫人,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他心里疑惑,可知道事情严重,稍有不慎,轻则被满门抄斩。于是,他认定这就是女儿海云,那个六夫人早已在地下。
夫人们疑惑,知道事情严重,心里默默念叨,此眼前人是女儿海云。
太子妃身边的丫环,是文璟王府的舞姬牡丹。她是文璟王安排在寇棠儿身边,协助寇棠儿搜集沈家叶叛乱的证据,便于将沈家叶扳倒,巩固大梁社稷。
寇棠儿根据沈海云讲述,在某一夜,又去到府里的底下密室,看见了皇上龙袍皇后凤衣。这是沈家叶谋反的铁证据。
又在某一清晨,寇棠儿见了二夫人,告诉二夫人沈海云在京城,现在过的很好。沈海云的未婚夫,已是朝廷命官,被皇上钦封为“文璟王”。
她压低声音:“二夫人。皇上要严办沈家,你可有他一些证据?”
“有。贪污受贿的账簿,藏在花园的塔松下。”二夫人肯定的说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真应古语啊,多行不易必自毙。”
二夫人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放在怀前,一脸淡定。
过了一会,寇棠儿压低声音:“二夫人,不能走漏风声。”二夫人点点头,睁开眼睛:“放心吧,棠儿,我会大义灭亲。”
然后,二人又说到府上的丫环燕儿。二夫人提供了燕儿有一个想好的,那人叫巴苏,听一个家丁讲,他住在紫薇客栈。那个家丁,他是听府里一个婢女讲过。
第二天,太守府的门口附近,大监轻清嗓子,吆喝:“胭脂水粉,水粉胭脂,过来看呢,上等货了,上等货。”
牡丹出来买胭脂,偷偷把消息传递给大监。大监把纸条,装进衣袖,拿起两盒高货胭脂,递给了牡丹,并且道:“这盒子胭脂,很多姑娘,很多夫人,都喜欢用。用上它,皮肤细腻,那是美的很呢。”
牡丹支付了银子,拿着胭脂,微微一笑:“美,好啊,下次你来,还是要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