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花!一把年纪要不要脸!快给老娘滚出来!”
“你开门啊!我知道你在里面!王大花!开门!”
门被拍的震天响,终于里面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人影,正是王大花。
“有病啊!大清早砸门,门坏了你赔啊!”
话音刚落,王大花见自家门口围满了人,为首的两人是她刚嫁过来不久的好儿媳苏晓晓和她妈马小玉。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我那三天不回家的好儿媳啊,怎么外面野够了,舍得回来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自己三天没回家,摆明了是在告诉众人她苏晓晓不检点,不知道去哪里鬼混去了。
苏晓晓瞥见周遭人对她指指点点的,着急了:“妈!你能不能别瞎说,我这三天是回娘家住的,你这样败坏我名声,要是传到林大哥耳朵里,他该怎么想?不是明摆着挑拨我们夫妻关系嘛。”
她以为这样说,能够解释清楚自己是清白的,是她婆婆瞎说,没想到下一秒王大花一口唾沫直接吐到她脚边,幸好她躲得快,不然就遭殃了。
“呸!小贱蹄子!你说在娘家住的就是娘家住的啊?鬼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眼见自己女儿被她诬蔑,马小玉跳出来。
“王大花,闭上你的臭嘴,我女儿就是回娘家住的,天天在我眼皮子底下,容不得你胡说败坏她名声。”
王大花冷哼一声,双手叉腰:“你们娘俩是一伙的,当然替她说话。我告诉你,你这种行为不检点的儿媳妇,我林家要不起,等我儿子回来,我就叫他休了你!”
这话太严重了,这个时候的女性要是被夫家休弃,可比寡妇还要惨,有看戏的大妈看不下去了,出来主持公道。
“卫东他娘,你这话太严重了吧,我看这妮子不像你说的那样啊,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误会,就算是误会,凭她干的那些事,也够休她一百次了。”
不仅看戏的懵,马小玉也懵了:“王大花,你说清楚,我女儿做什么事情了?”
“明明就是你个老虔婆,趁女婿不在,死命磋磨我女儿,上了一天班回来没口热饭就算了,还留一堆家务活给她做,甚至..........”
“甚至...你的内裤都让她洗,你个老不羞!”
马小玉的话引起了人群的一番讨论
“什么?卫东娘居然是这样的人。”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太过分了。”
“什么年代了,还磋磨儿媳妇,也不怕儿子难做。”
面对邻居们的指责,王大花坐不住了:“我磋磨她?她这样跟你讲的?”
说着王大花瞪了旁边的苏晓晓一眼,吓得苏晓晓噤若寒蝉,迅速低头不敢与她对视。
“呵,你老苏家真是养了个好女儿,我是叫她做饭不假,可那是因为她不会做饭,我才让她跟我学,她呢不是故意将碗打碎就是往菜里倒半袋子盐,摆明了与我作对。”
“我叫她洗衣服也不假,他们两口子自己的衣服自己不洗,难不成叫我老婆子给他们洗啊?”
“还有内裤的事,我告诉你们是怎么一回事。我那内裤是新做的,一次都没穿过!见她在洗衣服,就叫她帮我顺便洗一下、过一遍水。”
“你要是不想帮忙直说啊,她倒好洗是洗了,往我内裤里抹荨麻草还是不知道什么玩意,穿了一天我浑身都痒的受不了。”
“还有她为什么下班回来没饭吃,那是家里没饭吃吗?是她嫌我做的饭没有肉、不见荤腥不肯吃!这个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谁家能顿顿见荤腥?你苏家能吗?”
“你家要是能,那我无话可说,你领回家去,我林家供不起这尊大佛。”
王大花被气的够呛,提起来一肚子都是火。
周围邻居在了解完事情经过后,纷纷鄙夷的目光看向马小玉娘俩,对她们指指点点:“这老苏家闺女可真能耐,满嘴谎话。”
“王大花也是可怜,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了,摊上这么个儿媳妇。”
“谁要是娶到这家闺女啊,可真是倒了大霉。”
马小玉脸臊的通红,她掐了苏晓晓的胳膊一下:“死丫头,你说话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啊。”
苏晓晓被掐的痛呼一声,却怎么都不开口解释,闷头沉默。
见她那死出,马小玉就知道王大花说的应该八九不离十,顿时她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刚刚有多硬气、此刻就有多丢脸,她觉得自己的老脸都被苏晓晓丢尽了。
再次一巴掌打在她后脑勺上:“说话呀!哑巴啦?”
巨大的冲力将苏晓晓的头打偏了一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自己亲妈打,她也来脾气了。
“说什么啊!你还是我亲妈吗?她说什么你就信,你到底站哪边的啊?“
见她还敢顶嘴,马小玉怒斥:“站哪边?谁有理我站哪边。”
“好!既然你那么相信她,你跟她过去吧!”
撂下狠话,苏晓晓推开人群,跑了。
留下马小玉一人,被围在人群中,跟王大花大眼对小眼。
“还要讨说法吗?”
马小玉摇摇头,讪笑:“不了不了.....亲家,你放心,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训她。”
“小孩子嘛不懂事,多教教就好了,你别放在心上。”
王大花白了她一眼,不想接她的话茬,马小玉也不在意。
“那个.....亲家你忙,你忙,我还有事,先走了.........”
长这么大,马小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窝囊过,这一切都是拜她的好女儿所赐。
心里打定主意,等死丫头回去了一定得给她点颜色看看,还学会颠倒黑白了,看来还是很自己以前太娇惯她了!
摆了快一个星期的面摊,苏晚很熟练了,已经不需要杨桂花跟着一起出摊了。
但有时候一忙起来还是会将客户点的东西弄混淆,她吸取教训捉摸了一个新的方法。
她做了一些号码牌,客户在点完后就给他一个牌,煮好了后凭借号牌自己取面,这样就不会弄错了。
她凭借一毛钱续面管饱的噱头,还有口口相传的好味道已经拥有了一批老熟客,眼见愈来愈好,却招惹了一些眼红的人。
这天中午她正忙,一个流里流气的小伙染着黄毛带着几个人将她的摊位围住:“谁准许你在这里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