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格朗日文明站(1 / 1)

姜恒拖着那口异常醒目的“特产运输一号”,跟在章凌身后,穿过一道需要高级生物识别和加密磁卡双重认证的厚重合金门。门内豁然开朗的瞬间,一股混杂着电子嗡鸣、密集人声和设备散热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堪比大型体育场馆穹顶的巨型集结大厅!圆弧形的穹顶高达数十米,由高强度纳米透光材料构成,映照着外面首都特有的清透天光。巨大的全息星图在穹顶中央缓缓旋转,清晰地标注着近地轨道空间站、月球中转港以及那个更为遥远的目标——TOI 700星系。四周墙壁上是不断刷新数据的巨型信息屏,流淌着深空通讯链路状态、飞船系统预热倒计时、各区域环境参数等复杂信息流。

此刻,大厅中央空旷区域,近百号人聚集于此。人类的喧嚣声波撞击在高科技造就的冰冷空间上,显得格外嘈杂。工作人员手持扩音设备,竭力维持秩序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努力盖过人群的议论。

“嚯!这阵仗!”姜恒咂舌,目光扫过攒动的人头,“我还以为我算掐着点到的,敢情大家都跟抢特价鸡蛋似的来这么早?”他随口吐槽,扛着箱子尽量避开人流。章凌则熟门熟路地引着他走向A-7集合区。

就在这时——

“请注意!保持秩序!请诸位先遣者保持肃静!”

一个洪亮、清晰、带着强烈命令意味的声音通过无处不在的公共广播系统瞬间放大,如同某种高频脉冲,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喧嚣!整个大厅骤然一静!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集结大厅深处,一道隐蔽性极佳的合金滑门无声地向两侧开启。一队人步履沉稳地鱼贯而出,目标直指大厅前方那个简洁而隆重的金属礼台。

为首者,身材挺拔如松,面容刚毅,是那种饱经风霜的线条感。肩章上的将星在穹顶透下的天光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一位货真价实的少将。他步伐沉稳有力,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全场,无形的气场瞬间笼罩整个空间。他,就是刚才那个声音的主人,韩北将军。

紧随其后,是一位身穿象征最高科研权限的象牙白实验室防护服(而非医院白大褂)的老人。他头发花白,但身板挺直,精神矍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和专注的光芒,胸前的“中国航天”鹰徽熠熠生辉。他便是齐伟楠院士。再后面,是一组精悍干练的随行人员,既有身着笔挺军装的军官,也有西装革履的太空署高级官员。他们如同众星捧月,簇拥着韩北和齐伟楠,在无数道注视的目光下,踏上了礼台。

韩北将军走到礼台中央的麦克风前,双手自然地背在身后,如同在检阅他的士兵。目光所及之处,无声的压力让刚刚平息的喧嚣彻底化为沉寂。

“同志们!”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和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包括站在后排角落里的姜恒。“我叫韩北,代表祖国和全体人民,向自愿踏上这伟大征程的诸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祝福!”他略作停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

“你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作为人类跨越百光年的先遣尖兵,在陌生的星系播撒文明的种子!此行非坦途,但我深信不疑,在座的每一位都拥有足以克服万难的勇气与智慧。我期待你们!”他猛地将右手抬至齐额军礼的位置,动作刚劲有力,声音斩钉截铁,“马到成功!早日凯旋!圆满完成任务!后续具体部署,由齐伟楠院士为大家说明!”

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话。说完,韩北将军毫不犹豫地侧身一步,将发言的位置让给齐伟楠。

“真·雷厉风行!一句话都不带掺水的,标准的军人时间表!”姜恒在底下小声咕哝了一句,带着点老兵对同类的赞赏。

齐伟楠院士站上前,熟练地轻拍话筒试音,发出“嗒嗒”轻响。他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眼睛温和地看着台下的年轻人,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诸位年轻的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再次表达歉意。很抱歉,这一次留给诸位处理个人事务、告别家人亲朋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周。我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怀揣着星辰大海的理想,是真正的勇者。但勇者也有血有肉,有牵挂不舍。我本人,亦为人父、为师……”

他的话语带着学者的诚恳和对人性的理解,瞬间拉近了距离。姜恒能感觉到周围不少人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一些。

“然而,”齐伟楠话锋一转,语气染上几分凝重,“时间,于此刻而言,比黄金更加珍贵,比流水更难掌控!宇宙浩渺无垠,但当人类文明的曙光真正投向某个远方星域,那个原本无限的空间,就将在我们的认知与活动范围内,开始诞生出无形的边界!甚至是……法则的边界。”他特意加重了“法则”一词。

“各国通过紧急多边协调机制(EMC)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对于TOI 700星系资源的开发权确立,采取**‘先占实效、开发有效’的国际太空法通行原则。同志们,我们不只是在和时间赛跑,”齐伟楠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透出一种属于战略科学家的决断力,“我们是在和其他拥有同等技术和意愿的竞争者**赛跑!一步晚,步步被动!月球如此,火星亦如此!但这一次,在前往TOI 700的征途上,我们——绝不落后于人!”

一席话,如同冰水浇头,瞬间驱散了姜恒心中那点对仓促集结的微词。难怪!从报名签约到出发压缩在一周内!原来是担心“地”被抢了!星际版的圈地运动!

齐伟楠院士右手猛地向下一切,如同斩断所有犹疑:“你们的任务,就是以最精锐‘先行探索者小队’的形式,抵达并安全降落至你们任务简报中指定的目标行星!站稳脚跟!建立稳固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哨基地!最终目标——”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带着所有华夏儿女都能瞬间理解的沉甸甸分量,“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稳稳地、骄傲地插在那里!让它成为那颗陌生星球上,永不消逝的文明灯塔!”

“将红旗插在那!”这铿锵的话语出自一位科学家之口,其蕴含的深意和力量感,与韩北将军先前表述的军事决心形成了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共振!这不再仅仅是军令,更是国家意志在深空的具象投射!一股澎湃的热流在姜恒和许多在场的华夏先遣者胸腔中激荡!

“任务紧迫,即刻起进入执行阶段!”齐伟楠的语气恢复平稳,“太空署后勤保障部与战略支援部队的同志,将为大家分发任务简报、装备与身份标识。有任何疑问,请立即向各区域负责人员咨询。”说完,他与韩北将军眼神交汇,默契地点点头,两人带着随行人员迅速从原路退回,消失在那扇隐蔽的合金门后。

礼台下方,留下的几名军官和太空署高级职员迅速分成两队,各自亮出显眼的身份标识牌:一队是“军管协调”,一队是“物资&授权”,泾渭分明。

公共广播再次响起:“所有人请注意!保持安静!请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有序排成两队。左侧队伍前往‘物资&授权’处报到并领取设备包;右侧队伍前往‘军管协调’处确认身份并领取任务简报!”

命令下达,现场瞬间又有些躁动。一百多号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陌生的人,如同被投入湍急河流的鱼群,短暂地陷入了无头绪的混乱。有人茫然四顾找队伍,有人拖着行李左冲右突。姜恒冷眼旁观这场微型混乱,嗤笑一声:“得,指望一群没出过队列的大学生瞬间搞定?我还不如坚守阵地,以不变应万变,让他们先卷!”

他扛着自己的大箱子,稳稳地退到人群后方,找了个不太挡路的角落靠墙站着,好整以暇地当起了“看客”。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广播反复播放指导,工作人员声嘶力竭地引导,折腾了近二十分钟,两条歪歪扭扭但勉强成型的队伍才终于排好。广播随即再次响起:“现在开始点名,请听到名字的同志,按顺序先至‘物资&授权’处报到!”

“姚星辉!”

“到!”

一个身影立刻出列走向左侧。

点名缓慢而持续地进行着。

姜恒耐着性子,看着一个个兴奋、紧张或故作镇定的面孔走过去。他靠着墙,开始百无聊赖地腹诽:“都2220年了!明明几秒钟就能把电子版任务简报塞进每个人的个人终端里,非要大费周章排大队领个纸片儿?这帮坐办公室的是不是搞科研/军务搞傻了?还是培训大纲里忘了写‘效率优先’?”全然忘了自己刚从军营出来,对这种“流程化”和“纸质备份”的执念曾经是多么司空见惯。

时间滴答过去……

“姜恒!”

一声清晰的点名终于叫到他。那属于军人的条件反射如同嵌在脊髓里的程序,瞬间激活!

“到!”

一声嘹亮的应答脱口而出!中气十足,甚至盖过了广播的回音!

唰!

瞬间,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姜恒身上!有好奇,有愕然,也有善意的忍俊不禁。姜恒顿觉老脸一热,赶紧拖起箱子,低眉顺眼地快步走向“物资&授权”的桌子,心里暗骂自己:出息!都退伍了还改不了这“报告连长”的臭毛病!

负责“物资&授权”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仿佛对这点小插曲司空见惯:“出示身份标识。”

姜恒连忙掏出那枚太空署临时通行磁卡。

“嘀!身份验证:姜恒,CN-ZQZ-076,星穹小队工程维护专员。”悦耳的电子音报出信息。

工作人员点点头,从身后一个开启的金属周转箱里取出一个约平板电脑大小、厚度约两厘米的哑光灰色金属扁盒递给他。盒子表面光滑冰冷,没有任何logo。

“确认签收,下一个!那边去领简报!”工作人员程序化地挥手让他离开。

“哦!”姜恒接过这毫不起眼的小盒子,入手微沉。他好奇地掂量了一下,嘀咕着:“就这?我还以为是个手机……”

他走向右侧的“军管协调”台。一位身材笔挺、面容严肃的陆军少校已经在翻看文件了。

“姜恒?”少校抬头,目光锐利地审视他。

“是我!”姜恒赶忙立正(这次刻意压着嗓子没喊出来),递上自己的磁卡。

“CN-ZQZ-076……星穹小队……”少校对照着手中一个薄薄的单兵战术平板,手指在屏幕上划过,确认无误。“目的地:TOI 700 d,亚辛玛哈行星(Provisional Terra Code: YMH-α)。编号:SQP-04,标准型。”他将打印好的一叠用红色保密钉钉好的纸质文件递给姜恒,文件抬头印着鲜红的“最高机密/SECRET -先行探索者任务简报(纸质副本)”。

姜恒郑重接过,沉甸甸的纸感带来了莫名的踏实感。想起之前的问题,他趁没离开,赶紧问:“首长,请教一下,我们的航程……是直接从地球轨道出发去TOI 700吗?”

少校眼神都没抬一下,显然对这个问题已回答多遍:“当然不是。今日在指定区域休整,领取全部物资装备。明日0830时整,于B区登舱平台集合,乘坐垂直空天运输器,通过腾龙-三号太空电梯,前往月球‘广寒宫’中转基地换乘补给。然后再由‘广寒宫’基地的星际渡轮‘天舟-22’号运输舰,运送所有先遣队员及物资前往地月系L4点–‘和平曙光’拉格朗日文明站。最终任务启航点,是文明站。明白?”

“明白!谢首长!”姜恒敬了个礼(这次声音很轻),心中了然。这路线图比他想象的还复杂点。月球中转,再飞到地月引力平衡点……

转身刚要走,他瞥见手里的金属盒子,想起自己的吐槽,又忍不住多问一句:“首长,还有个问题。这简报……为啥还要搞个纸质版?终端里不是都有电子版么?拿手机看多方便……”

少校终于抬眼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年轻人就是图省事”。他指着简报封面道:“这就是电子版的备份。记住了:任务关键信息,永远需要有物理介质后备!最高精尖的设备也会在深空复杂的强辐射、极端温差、或者意料之外的强电磁干扰下罢工!真到了设备集体歇菜的时候,这小册子,能救你们的命!懂了?”

姜恒恍然大悟,心中那点揶揄一扫而空,肃然起敬:“懂了!保证爱护有加!”

少校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姜恒小心翼翼地收好任务简报和那个不起眼的金属盒子,拖着他那硕大的箱子,跟着工作人员的指引牌,走向大厅深处标着“B区-星穹小队临时休息舱”的通道口。

通道两侧宽大的透明观景窗外,首都未来感十足的垂直森林城市轮廓延伸到天际线尽头。而姜恒的心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更遥远的虚空。

腾龙太空电梯……广寒宫月球基地……天舟运输舰……这些曾经只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的词汇,如今将成为他亲身经历的节点。

而最终要抵达的那个地方——“和平曙光”拉格朗日文明站。

这个位于地月引力平衡点、由国际联合主导建造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深空综合枢纽站,不仅象征着人类从行星文明迈向恒星际文明的第一步,更是此行的最终起航点。

它的名字——文明站,仅仅这三个字,就承载了人类走出摇篮、寻求星海之中同行者的所有希望与重量。

一股难以言喻的使命感混着对宏伟工程的神往,悄然在心底滋生。

姜恒深吸了一口气,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目的地:文明站。通往亚辛玛哈的星门,即将开启!

最新小说: 危机纪元轮回重生 守护及毁灭 抽卡逆袭后,五个未婚夫悔哭了 异世界之带着全家蒸蒸日上 我们生活在亚辛玛哈 无限彼岸之零 快穿,疯批大佬的攻略日常 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 我本证心缘 穹顶之下,星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