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79年4月3日,星期二。
波士顿市,布鲁克莱恩社区,巴特莱教授的家里。
大卫在晨光中举着手里的《波士顿环球报》,坐在二层书房的窗边,认真阅读了整版新闻后,长长吐出一口气,悄然无声的笑了。
昨天他在看电视新闻时,主持人只用了不到30秒时间,简略讲了伊朗的国家新领袖霍梅尼对外宣布,将废除巴列维王朝的君主制,建立以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共和国的新闻。
但在今天《波士顿环球报》这则报道,更详细的刊登了昨天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在纽约对近百家公共媒体给出的正式声明~
它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法基赫监护(教法学家的统治)制度,使宗教领袖霍梅尼(最高领袖)成为国家最高权威。”
伊朗新政府的总统和议会权力都将受其制约,成为一个全新的政教一体制国家,并会尽快颁布一系列民众期待已久的国家改革行政令。。
所以,现在的伊朗又创造,成为世界上首个现代神权政体国家,宗教领袖掌握军事、司法和外交决策权。”
而在声明中简略提到的,霍梅尼政府将要执行的这些新政,也必然会重塑伊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结构,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全方位、多层次深远影响。
大卫说着向后靠了靠,让自己的半张脸避开窗外晨光,闭着眼,各种信息和思绪开始快速整合、扩散。
如果伊朗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每天500万桶的原油出口量,米国作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原油进口国,必将遭受巨大冲击。
霍梅尼和支持他上位的人们,他们做出的所有决定不仅会给未来历史正剧带来的小些“惊喜”,还将会给下一幕大戏全部展开埋下最重要的铺垫和导火索!
。。。
书房外,穿戴整齐的巴特莱教授目光看向靠坐在沙发里的大卫,见他单手支着下巴,在飘荡着的细微灰尘晨光下,好像正默默享受着巨大的惊喜和安静?
巴特莱教授嘴角抽了抽,觉得自己有些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位最后一名学生了:“走吧,时间到了。”
“啊哈~好的。”大卫听到后,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心情,一边坐正身体恭敬的看向导师问道:“我们现在出发?”
“嗯!”巴特莱教授鼻音很重的应了一声,起身穿好外套,先一步走下了楼。
跟在他身后的大卫,也穿好自己的外套,拿好自己最近昨晚熬夜准备的几篇文稿,顺便又在书桌上找到两支钢笔,把它们丢进公文包里。
。。。
正午时分,波士顿市中心南部。
一辆正在行驶的轿车,缓缓驶入了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摩根庄园。
在庄园大屋正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早已在此恭候已久管家先生,引领着老朋友巴特莱教授和大卫,三人穿过大厅来到后院,进到一间大卫从未来过的中型阳光会议室内。
此时,铺满了阳光的会议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这是一次例会,它的周期为三个月,每次均由老摩根或家族重要人员亲自主持召开,参会人员也大多是帮助摩根家族管理各项投资和产业的核心管理层。
这些信息大卫在跟着导师过来之前,就已经知晓了。
但他对于会议内容都有哪些,为何老摩根亲自点名要他过来参加等问题,巴特莱教授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让他安心前来即可。
安心?
大卫听到这个词儿之后,确实把心放进了肚子里,踏踏实实的在导师家里住了三天,把他所有的学习笔记都大略的翻看了一遍,并从中找出了三十几本特别感兴趣的,准备带回去多学习一下。
。。。
会议室内。
老摩根坐在会议长桌的最北端,看到巴特莱教授和大卫进来后,嘴角带笑的向两人点点头,清了清嗓子,抬起手高声道。
“大卫,过来!”
“你的位置在这儿!”
“。。?!”大卫惊讶的用手指自己的鼻子,确定了老摩根没有开玩笑,有点无奈的舔了舔嘴唇,向导师眨眨眼,应道。
“去吧。”巴特莱教授好似早就知道此事,同样对大卫眨眨眼,轻笑摆手道。
“好的。”大卫嘴巴开合几下,立刻对老摩根今天特意召唤自己过来参会隐含的意图,有了一些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顶”着会议室内所有人的无声注视,走到老摩根侧后方坐下,目光左右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太子哥哥”帕纳里斯的脸上。
老摩根的长子,依照家族传统的最佳继承人帕纳里斯,在看到大卫望向自己时,神态轻松的微笑耸肩,用手点了点桌面上的几份文件。
哦~原来如此。
大卫伸长脖子扫了一眼会议桌上,众人面前都摆着的几份文件首页,终于验证了自己刚才的一些猜测。
“各位~人员到齐了,我们开始。”老摩根抬起手腕亮出腕表,声音严肃的道。
“咳~照例,还是我先来吧。”坐在老摩根左手边的一名花白头发中年男人,抬头看了一眼帕纳里斯,又举目望向参会的各位老朋友和老同事,笑道。
“这些在会前准备的资料,刚才大家都看过了。”
“现在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各位~来自中东国家伊朗的最新消息,已经被证实!”
“我们可以预见,新一轮的国际原油供应危机,也将会迅猛袭来。。”
“几年前,上一次石油危机给我们留下的记忆犹在~”
“这一次我们在大卫·科尔曼先生的提醒下,虽然已经尽可能的做好了准备。。”
“但在前几个月,我仍然对此心怀侥幸,觉得国际油价已经在上一轮的危机中暴涨了几倍,世界各个产油国对目前的油价非常满意,各大原油进口国也都在近几年接受了它,接受了现实。。”
“好了,还是让他自己来说吧。”老摩根忽然开口打断了中年人,似是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长子帕纳里斯,朗声道。
“额。。好的。”中年男人眨着眼收了声,脸上原本的从容与镇定渐渐消失。
而坐在他身旁的“太子哥”帕纳里斯,在被父亲老摩根点名后,完全没有露出惊讶或紧张情绪,微微一笑,接着道:“各位,今天的例会就由我来主持吧。”
“。。”在座众人闻听此言后,有几位面露微笑释放着自己的善意,有几位目光闪烁着紧紧闭上嘴巴不说话,还有几位的表情颇为耐人寻味,似乎他们对眼前的突然改变有点茫然无措。
而这些人表现出的细微反应,都被坐在主位上老摩根和坐在他身后的大卫,敏锐捕捉到了。
老摩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卫不愿浪费时间,去胡乱揣测他人的内心世界。
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在接下来的四个多小时正式例会中,通过听取参会众人的各种不同发言和观察期态度中等,慢慢“品”出了一丝味道。。
在座参会的这二十多人,代表摩根家族老摩根这一脉,分别掌控着国内六十多家上市和非上市企业或公司的董事会内部的1至5个关键董事席位。
用更直白的话来讲,这些人都是老摩根在各家公司(企业)内部的代理人(白手套),是他权力掌控的触手,更是确保他的个人意志切实被贯彻的关键执行者。
也正是他们的存在,让今天临时被喊来参会旁听的大卫,自觉已经初步窥探到了摩根家族在米国延续发展了一百多年,先后经历几代人凝聚积累下来的巨量财富和隐形影响力!
用“初步”这词儿,其实并不夸张。
因为从今天参会人员的连续发言中,大卫发现这些代理人管理的公司或企业,并没有包括任何军工企业或能源公司,也不包括任何一家银行。
而众所周知的是,摩根家族从J·P·摩根的父亲朱尼厄斯开始,就已经在当时的世界金融核心城市伦敦,涉足银行业和金融投资领域了。
老摩根亲自主持的这次季度例会,却没有涉及家族传承了百年的核心,银行业。。
为什么?Wty?
它的答案,一点都不难猜。
大卫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随后又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个名字~
茱莉(地中海坏叔叔-朱迪斯·K·摩根)!
。。。
正午过后,会议结束了。
在老摩根身后,充当了四个多小时人肉背景板的大卫,其最大收获就是巴特莱教授在会后开口留住了众人,用大卫在这两天整编出来的《科尔曼备忘录79年4月第一版》,在所有参会者面前又刷了一遍存在感。。
“各位,这份备忘录是由大卫独立完成的《货币金融学》一书的部分底稿框架,加上我多年以来对国内经济发展史和走势的部分观察总结,以及我们两人对于近几年国内外影响到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分析和个人见解等等。。”
“这三个部分,组成了各位现在看到的备忘录第一版草稿,其正式版可能要到年底,才能与大家见面了~”
巴特莱教授笑着说完这段话,目光扫过重新坐下来的众人,把他们脸上露出的各种表情皆收入眼底之后,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向了会议桌的主位上,对老摩根道。
“大卫写的《货币金融学》底稿,你应该已经看过了。”
“它并没有全部完成,只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非常具有拓展性的系列丛书基础框架,仍有许多细节内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填充进去。”
“所以。。”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栏上只会有我的导师巴特莱教授的名字,我在尾页留名编校即可!”大卫在巴特莱教授的话未讲完时,忽然举右手站起来接道。
“。。留名编校?”老摩根诧异的侧身回头望向他,勾起嘴角问道。
“是的!”大卫呲着牙笑了笑,抬头望向同样面露惊讶的导师巴特莱教授,声音平静的道。
“我喜欢学习和钻研经济、金融学知识,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抓住在经济运行周期表象之下,隐藏的更多机遇!”
大卫说着,向导师巴特莱教授摊开手笑道:“我做不了受人尊敬学者,更当不起某个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我只想做一名商人,赚钱养家,顺便再完成一些我心中的奇思妙想,所以希望您能够理解。”
“。。”会议室内的众人听到大卫这段话之后,均顿感非常有趣,目光在大卫和巴特莱教授的脸上不断左右看着,好似想继续吃瓜一样。
巴特莱教授皱起眉,表情严肃的盯着大卫看了几秒,刚要开口说话时,坐在大卫身旁的老摩根忽然开口道:“这件事,我们稍后再说~”
“今天的会议你也参加了,现在说说你的想法!”
“我说?”大卫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满脸惊讶。
“嗯!你刚才不是做了许多记录吗?”
“随便说说吧,大家也应该很想听听。”老摩根摆出一副忠厚长者的神态,身体向后靠了靠,笑眯眯的向巴特莱教授挥挥手,看到他慢慢的坐下后,完全没有去询问看其他人意思,直接道。
“额。。”大卫觉得自己好像又变得身不由己,被迫站出来了,无奈苦笑着摇头继续问道。
“要不,您给我一个大概的方向?”
“呵呵!”老摩根嘴角笑容的孤独更大了些,歪头故意扫了一眼老友巴特莱教授,皱眉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道。
“在许多年以前,我像你一样年轻的时候,有人告诉我~”
“如果你要讲真话,就一定要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们当中,无论你说的是对是错,是否存在无条件支持你的人!”
“今天,在这里,有我!还有你的导师巴特莱教授!”
“你,可以畅所欲言!”
“我。。OK!”这段话,让大卫心中涌起了一丝悸动。
他与老摩根对视数秒,用眼神表达了感激之后,抬头望向参会众人,在他们的目光中发现了质疑、好奇和意味难明之色。
但是~
这些人竟然没有一个开口说话,也没人表现出不耐等情绪,全都保持安静的等待着。
就连“太子哥”帕纳里斯,也和众人一样的紧闭着嘴巴,没有表现出任何个人不满情绪,用平静的目光看向大卫,表情中好似真的充满了期待。。
“咳!”大卫在众人的注视下酝酿数秒后,嘴角挤出微笑轻咳,问道。
“各位,我不知大家是否有人通读过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或者看过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
“。。”没人举手,也没人回应。
“好吧。”大卫表示无所谓的耸耸肩,下意识的看向导师巴特莱教授,与他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开口道。
“诺斯顾得·帕金森的著作《帕金森定律》一书,我也是近几天在导师的家里偶然翻看到了他的阅读笔记,才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花费了一整晚,对它通读之后发现,它竟然解释了好几个曾经困惑了我许久的问题。”
“比如,诺斯顾得·帕金森在书中提到,当一家企业在不断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业务扩展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内部的行政管理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数量会不断膨胀,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很忙,但在综合考量之后的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这种现象,被帕金森教授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到现在也有人把它称作大企业(公司)病。”
“帕金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当一个机构或企业内部人员不断膨胀,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的时候,在其内部工作能力较差或不称职的管理层,将必然会面对三选一的抉择~”
“第一是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
“第二是找一位工作能力更强的人,让他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是寻找任用两个工作能力比自己更低的人,让他们做自己的助手。。”
“几个月前,我在研究国内股票市场的时候,从各家上市公司公布出来的历史年报和各种公开披露备忘录里面,发现了很多不解的问题,迟迟没有找到答案。。”
“各位,我想大家肯定能够长期接触到各家企业或公司的中高级管理层,对他们的个人才华和工作能力都有了一些认知。。”
“那么我想大家也应该猜到了,那些困扰了我几个月时间的问题是什么。。对吧?”
“没错!”
“在这些问题中困扰我最久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投资那些已经患上了大公司病的公司股票?”
“比如,现在已经实行员工终身雇佣制二十多年时间,近些年一直被反垄断官司缠身的行业巨头公司,IBM!”
“。。呵!!”会议室内,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被大卫这段话给逗笑了。
这小子在说了半天废话之后,终于要开炮了?
只是谁都没想到,他竟然第一炮就轰向了IBM公司。。
大卫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几秒,仔细观察着众人的表情和动作,在觉得自己已经充分收集到“信息”之后,微笑继续道。
“曾有人在学习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之后,忍不住感叹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
“众所周知,IBM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是一家全世界范围内非常知名且具有实力的超级跨国公司了。”
“我记得IBM公司创始人老沃森之子,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子承父业开始担任公司总裁之后,曾在许多公开场合高调谈论过自己的用人之道。”
“他说~我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提拔那些我并不喜欢的人,即便他们锋芒毕露、乖戾、严厉,甚至经常会令人生厌。。”
“71年,小沃森离开了IBM,其管理层内部的危机感、竞争文化和勤奋精神,到底还剩下多少呢?”大卫说到这里,便主动收声坐下了。
而一直把IBM公司董事席位牢牢握在手心,从不允许他人触碰的老摩根,则陷入了沉默。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
参会众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头沉默,抬头望天。。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太子哥”帕纳里斯终于从自己的思考中“清醒”过来,望向大卫问道。
“除了IBM公司,你是否知道还有哪些公司。。也存在大公司病?”
“克莱斯勒汽车。”大卫脸上露出严肃认真的表情,语速很慢的道。
“去年,我就让人仔细研究过77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破产以前,其内部管理层被爆出的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两个非常典型的帕金森定律。。”
“一、嫉妒怪圈定律。”
“克莱斯勒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在公司进入破产倒计时的阶段,仍然普遍存有侥幸心理,对即将到来的生存危机反应迟钝,中层管理者依旧在勾心斗角,底层员工群体也开始频频出现平庸者嫉妒有能力者的情况。。”
“二、本末倒置定律。”
“克莱斯勒公司在破产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董事会成员们在某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浪费大量时间争吵不休,却对于那些会危及公司生存的重大议题上草草决定了事,好似他们都在参加一场比蠢大赛,人人都誓要夺得冠军。。”
“噗~!!”
“呵呵~”
会议室内,众人在听到大卫说出如此“生动”的讽刺之语,都忍不住笑了。
向大卫提问的帕纳里斯,在众人的笑声中也忍不住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苦笑摇头,表示不敢苟同。。
可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炮手”大卫好像对刚才取得的“战果”觉得不满意,在众人的笑声之后,又道。
“虽然我对各位管理的各家公司经营状况,并不十分了解。”
“但我可以在这里确定的告诉大家一点,在座诸位管理的公司或企业管理层,必然存在着嫉贤妒能、尸位素餐、滥用手中权力在其内部不断制造内耗争斗的中高级管理者。”
“他们能够上位掌控权力,也许并不是依靠才华或出众的工作能力,而是依靠裙带关系!”
“能者上庸者下的职场生存法则,在他们眼中就只是个糊弄人笑话。”
“若是让他们一朝得势手握重权,我想大家可能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
“另外~!”
“我妈妈曾经告诉我过,当我想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时,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它即将带来的一切后果。。”
“若是我无法承受,它就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若是我可以承受,或者我对于这个决定的试错成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便可以放手去做。”
“所以我认为,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家公司或企业,在其处于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必须坚定信念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确定方向后进行各种新的尝试,才能继续保持不断成长壮大的活力。”
静!
会议室内,除了轻微的呼吸声,一片安静。
老摩根的目光冰冷,一个个的扫视众人,嘴角勾起冷笑,被他看到的人心中无不凛然。
“太子哥”帕纳里斯,在大卫又放出的一发“重炮”冲击全场之后,表情也慢慢变得冷漠,歪头斜视着一名中年人,其意不言自明。
Emm。。
自己好像又“闯祸”了?
呵呵!
大卫抬手遮挡住了半张脸,对坐在远处的导师巴特莱教授,用无声的口语道:“我饿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离开?”
“。。”巴特莱教授忽然觉得有些头疼。。
他故意用恶狠狠的目光盯了一眼大卫,然后无奈的板起脸开口道:“大家先去吃午餐吧,我的吃药时间也到了。。”
“有什么问题可以下午继续,大卫你先过来!”
“好的!”大卫特别痛快的小步跑到导师身边,向老摩根和众人微微颔首,刚要转头离开,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刚才你说必然要面对的三选一,是在暗示这里有不愿意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吗?”
“嗯!?”巴特莱教授听到了老朋友席罗德·P·摩根先生的这句话,瞬间停住脚步回头与他对视,眉头皱起目光闪动,沉默几秒后道。
“大卫刚才说的帕金森现象,最早出现于195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中的短句,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为企业(政府)机构管理提起警醒的理论。”
“直到58年,历史学家帕金森教授经过归纳整理出版成书,在其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定律、子定律和公式等等。”
“不过在我看来,它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和公式,而是它能让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总能从形形色色的人或事件里面,发现它所概括的现象或定律。”
“比如,为什么在座的各位今天能有资格坐在这里开会?”
“比如,明明各位心里非常清楚你们掌控的许多企业或公司,其本身都存在着大企业病的现象,却都视若不见,仿佛它们不存在?”
巴特莱教授的语气转冷,声音越来越大,声调也越来越高:“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你们都没听过吗?”
“某些庸才为了上位,不断在暗中挑起内斗,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你们一次都没看到过吗?”
“各位!”
“类似今天这样的会议我参加了几十次,你们谁能告诉我可以做到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
“。。”会议室内,安静的可怕。
对于“老好人”巴特莱教授突如其来的无差别打击,在座的诸位都非常明智的保持着沉默,但他们的目光却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导火索”。
大卫站在导师身侧,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他深吸一口气,主动避开了老摩根和太子哥帕纳里斯的目光,向众人摊开手耸耸肩,脚下却往前走了一大步,右手轻轻按住导师巴特莱教授的小臂,轻笑道。
“我在闲暇,阅读《狭义相对论》时,偶然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光锥理论。”
“在《狭义相对论》中,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的光锥理论,是描述时空因果结构的重要工具。”
“但在我看来,它的存在不只是一种理论性工具,还表达了在因果律框架下既定事件无法改变的哲学内涵~”
“即,当事件的影响抵达观测者时,其发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现实。”
“用更通俗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光锥之内皆是命运,光锥之外皆是混沌!”
“混沌,代表着未知、危险、不确定和难以预测。”
“若是把我们每个人比作一个持续发光的点,那么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可以被看做一条光锥。”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知、性格和命运,都会徘徊在光锥的范围内,一生都极难走出去。”
“所以根据我对于光锥理论的个人理解,从命运的角度总结出了三种解读~”
“宿命论,即光锥之内的时间议程既定事实,个人只能接受,无法更改。”
“观测局限论,即就算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认知,也具备了去探索光锥之外未知的勇气和能力,也很难对那些未能观测到或无法观测到的混沌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最终只能为了稳妥起见,适时停止。”
“信息决定论,即当我们真的获取到了光锥之外信息时,它将有极大可能改变我们的既有命运轨迹!”
大卫说着,语气慢慢转为低沉,声音也放大了许多:“纵观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皆是源于既有光锥的范围!”
“每一个时代的引领者,都是勇于探索未知的英雄。”
“对于我们来说,过去的历史皆在光锥之内,混沌的未来则处于光锥之外。”
“谁,有勇气走出去?”
“谁就是能做到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
“我的导师,阿姆斯特朗·巴特莱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而我正是通过不断了解,非常确定他是这样的人,才会心甘情愿付出一切,助他完成其心中可能从未认真正视过的遗憾。。”
大卫转头看向导师,右手松开了他的手臂,满脸真诚,语气认真的道:“也许,名与利在您看来都已是虚妄了。。”
“可是在您接受我,把我当做您最后一名学生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借助您巨人一般的肩膀,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踏出光锥直面混沌~”
“这是我的私心,从未向您讲过,恳请您原谅。”
巴特莱教授的面色稍缓,侧目看着大卫许久,不禁失笑着摇摇头,抬手抓住他的肩膀,大声道:“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