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午回来后,清儿便一直沉沉的睡着,直到夜深。
虞云襄一直守在床边照顾着,清儿因失血而嘴唇发白,浑身发冷,她虽睡得很沉,却眉头紧锁,不停的出汗。虞云襄便不停的帮她擦汗和盖好被子。
可虞云襄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感觉自己的内脏时刻都在翻腾,肚子里翻江倒海的,仿佛随时能把内脏全都吐出来,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杀人,还是有些无法适应。
虞清泓房内。
“宗主,拿回来了。”洛影递上一把剑,正是今日刺客用的。
虞清泓没有说话,仔细的打量起剑来。这是一把外表很朴素的剑,整剑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构造。虞清泓用手指轻轻地敲击剑身,剑身发出沉闷的响声,很明显这剑身也并非上好的材料打造,完全就是一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剑。
虞清泓陷入了沉思,自己虽然只是以书卷格挡,但是自己周身的气力都灌注在书卷上,使书卷被气所强化,按理寻常刀刃是无法伤到书卷半分的。但是今日书卷却被刺客伤得残破不堪,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刺客也是和他用了同样的办法强化了这把剑。
虞清泓眉头一皱,在这江湖里有如此功力的高手,哪一个不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名气,可今日虞清泓揭开刺客的面罩查看,确实是未曾见过的陌生人,这凭空冒出这么多陌生的高手,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虞清泓不由得联想到了影门,只有像影门这种处于黑暗中的部门,才会有如此多无名无籍的高手。对于影门,虞清泓是了解的,如果影门想让自己死,自己根本不可能活着,所以刺客不会是影门的人,难道江湖里还存在着一个与影门相似的组织?一股不祥的感觉从虞清泓心里冒了出来。
第二天清晨,清儿终于醒了,她支撑起身体,活动了活动肩膀,左肩只是刺伤,没伤到筋骨,并无大碍。她又低头摁了摁腹部伤口的纱布,很疼,但因为没有伤到内脏,也不算严重。如果不是刺客剑上涂有让人麻痹的药,她不至于如此狼狈。
确认自己没有问题后,她才轻轻拍了拍趴在床边的虞云襄。虞云襄醒来,看到清儿状态很好,心里很高兴。
“来,把衣服脱了。”虞云襄站起身来对清儿说道。
“你想干嘛?”清儿有些害羞又有些惊讶。
“换药啊!”虞云襄白了清儿一眼。
“一个伤口在肩上,一个伤口在腹部,需要脱衣服吗?”清儿无语道。
“好像真不用。”虞云襄恍然大悟道。随后拿过药和纱布,熟练的帮清儿换起药来。
“清儿醒了?”虞清泓此时也过来了。
“爷爷,我正要去找你。”清儿见到虞清泓,急忙说道。
“不急,你感觉如何?”虞清泓关心道。
“小伤而已。爷爷,清儿觉得昨天那几个刺客,似乎与影门有关系。”清儿严肃的说道。
“何出此言?”虞清泓心头一紧,急忙问道。
“他们隐藏得很好,若不是主动投来暗器,清儿都没有发现他们,而这样的隐藏能力,只有影门才做得到。另外,他们投来的暗器上有三道深刻的旋槽,旋槽能使暗器在击出后快速旋转,威力暴增。但是也因为旋槽的缘故,打破了暗器的稳定性,容易失去准头。除非是可惜练习过,否则没有人能精准使用这种暗器。而这种暗器,便是影门的前辈们发明的,”清儿有些激动的说道。
虞清泓这才想起马车上插着的暗器,便让虞云襄去取,不久,虞云襄回来回复,暗器不见了,只留下一道很深的痕迹,而且被人刻意破坏掉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虞清泓听到暗器被取走,就连暗器留在车上的伤痕都被破坏,捋了捋胡子说道。
随后,虞云襄拿出一小截木屑,这截木屑只有面条粗细,呈螺纹状扭曲着,一看就是木头被挤压进旋槽,被旋槽刨削形成的。原来,车上的伤痕虽然被破坏掉,但是那人还是大意了,并未处理掉散落的木屑。虞云襄仔细查看了现场,在马车上遗落的木屑中,找到了这截特殊的木屑,因此可以推断当时的暗器确实是存在旋槽的。
“也许是巧合吧,洛影昨天已经一一确认过了,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所以肯定不会是影门的人。”虞清泓向清儿解释道。
“那清儿就放心了。”清儿松了口气,影门中人都是相互认识的,如果洛影不认识,那就绝无可能是影门了,否则一个保护宗主的部门反过来刺杀宗主,实在是太荒谬了。
“会不会是有人利用影门的资源,秘密培养了这批刺客?”虞云襄不假思索道。
此话一出,虞清泓心里暗暗吃惊,虞云襄的猜测并非不可能,但是能做到的只有虞门中的骨干,而且需要影门门主决影的配合,虞清泓又回忆起虞书年信中提到的虞门内部有人在暗中操控许多东西,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难道虞门的高层里,有人要置自己于死地?
“清儿,你先在此好好养伤,让襄儿陪着你。老夫回一趟影门,等老夫回来咱们再继续出发。”虞清泓叮嘱道。
“山羊老头,注意安全。”虞云襄一把拉住正欲离开的虞清泓说道,他也隐约觉得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不用担心,老夫很快就回来。”虞清泓摸了摸虞云襄的头,便快步离开了。
虞清泓走后,虞云襄细心的照顾着清儿,时间一下子过去了十来天,清儿也早已活动自如,好得差不多了。
这日,国公府内张灯结彩,府内的下人们东奔西跑的忙碌着,原来是在为华泽新君青洋公的即位仪式做准备。不久,下人便来向二人发帖,邀请申时参加即位仪式。
此时青洋公已携国公府内家人和家臣们去祭天祭祖,离申时还早,虞云襄便提议和清儿在府内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