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留岁久,时序逐花融。
风月依山老,青花应季红。
烟霞凝晓岫,露气润秋丛。
凭栏思物外,心与四时同。
这首《山居》围绕“自然时序流转”与“山居心境契合”展开,字间藏静,意中含和。
“山深留岁久,时序逐花融”,以“山深”起笔,点出居所的幽僻——正因地处深山,岁月仿佛被拉长、挽留,才有了“留岁久”的悠长感;“时序逐花融”则写季节流转与花木荣枯相融相生,“逐”字带动态,“融”字显柔和,既为“风月老”“青花红”铺垫了时间底色,又暗写山居者对自然节奏的细腻感知。
“风月依山老,青花应季红”,“风月依山老”以“老”字写永恒:清风明月本是无常之物,却因依托山峦,似有了岁月沉淀的恒久感,暗含“山静则物久”之意;“青花应季红”以“红”字写生机:青色的花顺应季节绽放,“应”字见自然之理。
“烟霞凝晓岫,露气润秋丛”,“烟霞凝晓岫”写晨景:朝霞暮烟凝聚在清晨的山穴,“凝”字见静谧,画面偏“远”;“露气润秋丛”写近景:秋露的水汽浸润着丛生草木,“润”字含温润,画面偏“近”。两句对仗工整,从时间(晨)、季节(秋)、空间(远近)上丰富了山居场景,既见山之清,又显物之润。
“凭栏思物外,心与四时同”,“凭栏”点出观景之人,“思物外”写心境——超脱尘世烦扰,关注自然本真;“心与四时同”是核心抒情句:看惯了风月随山老去、青花应季而红,山居者的心境已与春夏秋冬的节奏相融,不执着于“老”的恒久,也不怅惘“红”的短暂,而是顺应自然时序,达到物我相契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