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民俗——咬春
一年自春始,春从今日启。
立春,既是节气,也是古代的节日,这一天里,“咬春”是一项饮食传统。
民以食为天。每年立春,我们家都要吃春饼。烫面揉团,揪剂抹油,两剂相叠,擀成饼皮,下锅烙制,一揭两张,卷菜食之。北方的春饼大多为烙饼,父亲从东北籍的祖母那里承袭了这一做法。姑母家的春饼则是蒸饼,皮白透明,像卷烤鸭的荷叶饼。久居南方的姑母虽然使用的是清爽少油的蒸制方式,做成的却也是一揭两张的春饼。其实,大多数南方人不吃春饼,吃春卷。
立春也讲究吃时令菜。吃萝卜也是“咬春”的一种形式。老BJ有一句吆喝“萝卜赛梨”,就是夸赞春天的萝卜味美多汁。吃萝卜,还有另外一层寓意,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咬一口萝卜,从心底坚定吃苦的韧劲,这种风俗很中国。
讲究养生的人家也会吃“五辛盘”。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的调味品制成小菜,佐餐食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五辛”能够生发五脏之气,养阳散邪,调动机体正气,预防时疫。同时,“辛”与“新”同音,立春吃“五辛”,取“春来万象新”的吉利之意。
立春之日,阖家围炉,咬春祈福,在家常烹饪中传承民俗与文化,在一蔬一饭间体味亲情与传统,爱与教育就在平凡的仪式感中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