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哦不,准确的说大约凌晨三点,王氏就陪着沈云姝起床了。
昨晚沈云姝已经在脑子里把制作流程梳理过几遍,这会撸起袖子就是干。
不同颜色面粉的调和醒发,各部位的整形和拼装,最后再上锅蒸制。
别说沈云姝,就是打下手的王氏都忙得团团转。
她也经常做面食,可还不知道做馒头居然能这么操作。
那么多的形状和颜色,她都没看明白怎么回事,沈云姝已经条理清晰,大小分量精准地安排好了。
蒸好后稍等一会再取出来,案板上一个个水光肌的馒头看得王氏直咧嘴。
怪不得光揉面都这么多讲究,蒸出来的馒头水光油滑,连个细褶子都没有。
精心调出的颜色加了沈云姝的固色密药,蒸完也没有掉色变色,甚至还更鲜亮了。
两个供品组装好,沈云姝仔细检查了一下,基本还原了她的设计,造型完整,视觉冲击很强,绝对能吸引路人目光。
王氏在旁连连赞叹,都有点舍不得送出去了。
“这么好的东西,真要供菩萨?昨儿咱供了香也捐了钱,其实也够了......”
“娘,东西一定要供,这回菩萨指定保佑咱们生意兴隆!”
沈云姝说得笃定,王氏没再坚持,等廖源到了,就用竹筐把东西装了,三人到街口坐上骡车出发了。
赶到天禅寺的时候天才大亮,人也不多,进了观音殿拜过菩萨,沈云姝取了一个篮子出来递给那香灯法师。
“信女诚心求菩萨保佑,劳烦大师供奉。”
她神情语气要多虔诚就多虔诚,那僧人看着她递来的东西,顿时满眼惊奇。
“施主,这是...”
“民女家境窘迫,只是略会些手艺。这是我拿馒头做的花篮,希望佛祖不会嫌弃。”
是的,沈云姝用馒头做了一篮子五颜六色的花。
花型是含苞待放的玫瑰,有花有叶,精致明丽,远一点看几乎分不出真假。一朵朵花用竹签托着,分高低两层,层层簇拥,填满了整个竹篮,饱满繁盛,令人观之则喜。
以花献佛,再合适不过。更何况这花既漂亮还能果腹。
“阿弥陀佛,施主蕙质兰心,如此费心精巧之物,菩萨怎会嫌弃?”
那僧人接过花篮,放在了菩萨坐像正前方供奉台的中央,只要一走进来就会看见。
“还有一物想劳烦大师供奉给如来佛祖,盼望佛祖慈悲,保佑我父兄能平安归来。”
沈云姝又从竹筐里取出另外一样东西,揭开盖着的纱布,双手托着递给僧人。
如果说刚才看到花篮,僧人更多的是惊艳,那么此刻更多的就是不可思议的赞叹。
这居然是一个馒头做的双层供佛塔!
以白玉带一抹微红的莲花形馒头为基,第一层是一圈造型精致的带福字寿桃馒头和金色福袋馒头,第二层是一圈紫色荷花,中间还有小巧碧绿的莲蓬,最上面是一个孩童脸大的圆形馒头,中间一个红色佛字,两条锦鲤围绕两侧,一红一黄,栩栩如生。
“阿弥陀佛,施主手艺巧夺天工,佛祖定会感佑您一片赤诚。请稍等。”
昨日沈云姝与这僧人攀谈许久,是以对她还有印象。当时就觉得这姑娘虽然家贫,但供奉佛祖却极为诚心。今日这两样的东西更是让僧人动容,接过佛塔就往后面宝殿去了。
沈云姝目的达成,待僧人归来,再三感谢后便下了山。
坐上骡车,沈云姝拜托廖源待会跑一趟流民村,将田叔做好的竹篮不计多少都先拿来,再多劈些竹子一起运回来。
“这么着急让人跑一趟做什么?今儿又不卖饼了?”王氏道。
“这几天怕是都卖不了,咱们回去还得做些准备,不然怕赶不上。”沈云姝俏皮一笑。
“赶不上什么?你这孩子,话怎么净说一半。”王氏瞪眼,作势拍了下她。
沈云姝笑着去抱她的胳膊,乌眼溜溜地转向廖源:“廖大哥,你猜到了吗?”
廖源摸摸鼻子,点点头。
“哦?你怎么发现的?”
“竹篮和托盘上都写了‘沈记喜点’四个字,只要别人多看一眼就会发现,到时候自然会跟人打听。”
沈记喜点是沈云姝给自家花饽饽生意取的名号,杜锦香在布条上绣的,廖源在木牌上刻的都是这四个字。
王氏这会终于听明白了,又是高兴又是生气:“你这丫头,怎么不跟娘说一声?娘头先还不想让你送,差点误事。可人家又不知道咱们住哪,打听不到怎么办?”
“所以咱们主动过来啊,明天咱们把招牌带上,争取趁着斋节把名气打出去,以后就不愁生意了。”
王氏想到观音殿里的那篮子馒头花,几乎可以想象后面来的人在踏进庙里的一瞬间会怎样地惊讶赞叹,这一天过去得有多少人记住她家的馒头花篮。王氏登时心里像一锅烧开的水,激动地翻腾,几乎有些坐不住。
“那咱们明天就来卖馒...花?”王氏扫了眼骡车上其他人,压低了声音。
沈云姝点头:“就卖这个,明天一早就来,今儿得把东西都备好,所以麻糬饼就来不及做了。”
“那就不做了,天天吃,人也腻的慌。今儿回去娘先跟你学学,不然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骡车行了一会,廖源在一处岔路口下了车赶往流民村,沈云姝和王氏一回到家,立刻去粮店采购了一百斤面粉,用老面和了几斤放在盆子里发酵,做明天的老面种。
吃完饭,沈云姝揉了面团,准备教王氏捏玫瑰花,杜锦香早上没瞧见成品,好奇得很,也加入进来,就连几个小的都嚷着要帮忙。
所谓有教无类,沈云姝索性一起开个小课堂一起教了,至于学得怎么样,全凭个人悟性。到下午廖源赶回来时,教学成果也差不多出炉了。
王氏和杜锦香本就会做面食,基本掌握了方法,做出来的花型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瑕疵,算是过关了。
几个小的里,廖歆儿学得最快,差不多赶上了杜锦香的水平。
沈稷和杜锦堂就差些,花朵构型不饱满,花瓣捏的也是厚薄不均,形状不同。
两人面色沮丧,沈云姝笑着拍拍他们的肩:“没事,正好有别的事交给你们。”
沈云姝带着他们来到后院廖源的地盘。
筐子里的东西已经拿了出来,小竹篮用草绳绑成一串,大约有二十几个。大把新鲜的菠菜苋菜黄瓜,嫩生生的,还有一大把野蕨菜,一只捆着脚的野山鸡。地上两大捆劈好的细竹片,数不清有多少个,一看就要花很多功夫。
“田叔听说你明天就要用,怕来不及,叫了村里人帮着劈好了,这些若是不够,他明天会再送一捆过来。”
看着这一地东西,沈云姝心中淌过一丝暖流。
说来惭愧,她去流民村是为了自己生意打算,帮忙不过是顺便的事。
田叔他们却记在了心上,这段时间光是送菜就送了几次了。
虽然不贵重,但对于缺衣少食的流民村来说,已经是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等这阵忙完了,咱们再去村子里看看。”
廖源点点头,把篮子一个个分出来,问她:“怎么弄?”
沈云姝拿了一个篮子,又取了几根细竹片,给他们演示了一下怎么插进篮子里,插在什么位置,需要大致什么形状。
廖源见过成品,很快就明白了,带着两个小的忙起来。沈云姝算了算这些篮子里要用的馒头数量,觉得还可以再准备些,又去翻了些先前买的油纸出来,裁成一块块方形,准备明日一起带上。
晚饭后,小院里早早就熄灯了,但大伙惦记着明天的大事,几乎都兴奋地睡不着。
寅时,王氏屋里灯一亮,所有人都跟着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