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云南疆(1 / 1)

话说辉煌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大唐帝国,到了唐宣宗时期,国势已如红日西坠,老树根枯,失去了蓬勃朝气和繁荣生机,帝国已无力控制各地日益强大的藩镇,朝廷内部也奸宦横行,贪腐成风,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大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受不了压迫的百姓在王仙芝号召下揭竿而起,冤句人黄巢闻风而动,积极响应,掀起叛乱,使本已衰落的大唐帝国加速滑向深渊。

黄巢之乱平定后,唐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又勉强地苟延残喘了二十来年。各镇节度使早已各自为政,无视朝廷权威,纷纷拥兵自重,彼此攻伐厮杀,形成许多强大的割据军阀。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温依仗实力,威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建立后梁政权,大唐帝国彻底灭亡。失去了能够象征国家统一的中央政府,各地藩镇节度使立即纷纷自立为王。从后梁建立开始,中国陷入七十余年最为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时期。

在此后短短几十年里,天下先后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中原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再加上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及吴越、荆南等十国。中原大地之乱,不啻于五胡乱华时期。

就在中原王朝频繁更迭,战乱不断的同时,位于中国西南的南诏王朝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南诏国政大权先后旁落到一些野心家手里,南诏王形同傀儡,无法掌控国家政权和附属部落。

公元887年,独霸朝纲的清平官郑买嗣联合剑川节度使杨登发动政变,将孱弱的南诏王舜化贞毒杀于囚龙岗上的神龙殿,接着,郑买嗣命又一口气杀掉王室宗亲八百多人,篡夺王位,改国号为大长和,南诏王朝彻底灭亡。

郑买嗣自以为江山到手,灭掉王室,江山便可以永传子孙。他便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孰料十六年后,他却因纵欲而亡,年幼的太子郑隆亶继承王位。承袭东川节度使的杨登之子杨干贞窥得时机,以“清君侧”为名,率剑川军攻入王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新国主郑隆亶被杨干贞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也惨杀于囚龙岗的神龙殿。

杨干贞为绝天下人之口,拒绝群臣拥戴自己为王的呼声,假惺惺地扶持贵胄赵善政为骠信(王),并改国号为大天兴,自任清平官,其弟杨诏为大军将,兄弟二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然而,赵善政主政不到十个月,杨干贞实在按捺不住野心,便以赵善政庸懦无能为借口,将其废黜,也囚入臭名昭著的神龙殿。接着,杨干贞便以受命于天的名义冠冕堂皇地登上王位,改国号为“大义宁”,建元兴圣,封叔父杨榜宗为清平官,大弟杨诏为“督爽”(军事统帅),二弟杨义为骠骑军将,开始对南疆进行更加血腥残暴的统治。

杨干贞先起兵讨伐郑买嗣的理由是“清君侧”,一直被人视为篡国夺政的借口。其实,杨干贞惨杀郑买嗣除了野心使然,其实也是有为舜化贞报仇,原因与他那隐秘的出身有关。

原来,南诏王舜化贞还在做太子时,一次在宾川行猎,遇见一个独自在城郊采花的少女。他见其生得姿色绝绰,便兽性大发,将其强暴后扬长而去。这个少女就是杨干贞的母亲,她得知施暴之人就是王子舜化贞,也不敢声张,羞愤满怀地回到家中。数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只好将受辱之事告诉了父母。

她的父亲乃是致仕的京官,也算宾川一代的大家望族。他听女儿受辱怀孕的事后,虽然叫苦不迭,却也不敢声张。正好东川郡节度使杨登原配病故,便四处央媒续弦。父母闻讯,便索性将女儿打扮一番后送入杨家相亲。杨登乃好色之徒,见她生得娇柔美貌,便一见倾心,与其缔结姻缘。不久以后,便生下了杨干贞。所以,杨干贞并非杨氏嫡血骨肉。

这东川杨家在南诏乃世族贵胄,家势煊赫,杨登更是世袭的东川节度使,权势滔天。他知道杨干贞并非自己的骨血,出于维护颜面而未做声张,但从心里对这个所谓的儿子并无好感。在杨干贞七八岁的时候,杨登以杨干贞心性顽虐,需要磨炼为名,不顾妻子的反对,强行将他送到位于王都的天龙寺出家,做了火工杂役。远离母亲的杨干贞在青灯古寺中倍受凄苦,靠不分昼夜的劳作艰难度日。

天龙寺曾是南诏历代王室供奉的大寺,执掌寺院的僧众都有双重身份,即有寺院僧职,又有官府职衔,所以,寺院内除了森严的戒律,又有严格的等级。像杨干贞这样处于寺院最底层的杂役火工形同奴隶,饱受职事僧人欺凌和压迫。在这佛法蔚然的名刹之中,杨干贞不但没有被佛法的真谛洗礼,反而让他变得过早成熟和世故,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猜忌。为了生存,他也学会了巧言令色,使奸耍滑,卑微而又顽强的活着。

转眼七年过去,杨干贞已经十五岁了。

此年,天龙寺了因长老应邀前往洛阳白马寺参加佛法大会。杨干贞被安排到随行仆役之中,背负行李,随同前往中原赴会。为表虔诚,天龙寺赴会僧众都是徒步北上。一行僧众所到之处,看到风物人情皆不同于南疆,尤其那广阔富饶的山川大地,繁华绮丽的雄都名城,无不让南疆僧侣们眼界大开,惊叹羡慕不已。赴会队伍一路风餐露宿,历经两月,终于在法会开坛之期抵达东都白马寺。

在佛法大会盛大举行期间,天龙寺赴会僧众自有白马寺安顿款待,随行而来的仆役反倒清闲下来,都无所事事地呆在白马寺外偏院里,形同坐牢一般。杨干贞不是安分之人,趁着无人约束看管,独自偷偷溜进洛阳城游览,如脱缰野马般四处闲逛起来。

这洛阳为大唐东都,号称神京,繁华富庶不亚于长安。朱温把持大唐朝政后,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便弑杀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三年后,朱温又废除唐哀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后因开封受到来自北面的晋国直接威胁,又将国都迁回洛阳。在杨干贞来到洛阳的两年前,后梁末帝朱友贞又将国都迁回开封,将洛阳定为西京。

如今,洛阳虽非国都,但是在动乱不堪的年月里,仍然显示出千年古都的巍巍气势。

杨干贞尽管身份低微,但也是在南诏王都长大,自以为位于苍山洱海间的羊苴咩城是天下第一大都,如今眼见这洛阳城雄伟广阔,宫阙瑰丽辉煌,市井繁华喧嚣,舟车游弋如龙,真可谓“处处笙歌燕舞,日日纸醉金迷”。杨干贞看得吞咽唾涎,如痴如醉,暗暗相较之下,顿觉得羊苴咩城粗犷雄奇有余,却远不及洛阳这般富庶繁华,令人心醉痴迷,流连忘返。他钦慕之心一动,便产生了乐不思蜀的念头。

佛法大会圆满结束,了因长老向白马寺主持戒心长老告辞。戒心盛赞了因佛学高深,让中原高僧们领教了南疆佛门的修为和真知,一番尊颂后,特馈赠天龙寺金装佛经二十卷、了因长老绣金八宝袈裟一领,随行僧众各有赐赠,真可谓皆大欢喜。

戒心长老率众僧送出寺门,就在双方郑重作别之时,忽见杨干贞越众而出,跪在了因长老面前,恳求道:“佛爷,小人恳请一事,还望恩准!”

了因一看此人装束,乃是自己随行仆从之人,见其匍匐叩头,唐突恳求,很诧异地问道:“你求何事?”

杨干贞不敢抬头,答道:“小人随佛驾游历中原,对此地风物文化十分仰慕,特求佛爷恩准小人求学三载,学成后再返故国。”

“大胆,你这卑贱奴才,怎敢有此非分之念?”旁边一个随行僧厉声呵斥。

了因长老没想到这仆役竟然有这样的请求,按照南疆法规,隶籍之徒是没有权利自请脱离奴隶主,更别说享受读书学习的机会。如今这人当着白马寺众僧的面请求留学,确实不好断然回绝,便一扬手:“你且抬起头来!”

杨干贞猛一抬头,一双锐目让老和尚吃了一惊,不由向后一个趔趄,定了定神,说道:“随行而来,开了眼界,心生向上之念,此心可嘉!但你身为奴隶,未脱隶籍,怎能脱国求学?除非有人愿意赎你脱籍,方可开恩。”

杨干贞一听,立刻转向戒心长老,叩头道:“佛爷慈悲,敢请收留!”

戒心长老年逾七旬,白眉慈颜,却有一双洞悉人心的慧眼。他定睛看了一眼杨干贞,不由打了个冷颤,感到了一股凛冽戾气扑面,心中暗惊。见他求自己收留,很有些尴尬。但戒心身为名刹高僧,以慈悲为怀,不忍拒绝,便向了因长老作揖道:“承蒙这位小施主看重,只要他不嫌寺小庙窄,就留下来跟师兄弟们一起参悟法门。”

了因听了,就顺水推舟,答应一声,将佛掌按在杨干贞天灵盖,闭目口诵几句解脱咒后,带着其他僧众仆役扬长而去。

杨干贞得遂心愿,好不欢喜,随戒心长老返回白马寺内,被带进方丈处。戒心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坦直问道:“贵国天龙寺乃天下名刹,佛法圣地,比小寺更见真谛高瞻。你想留下来求学,恐怕不是要学佛门经典吧?”

杨干贞心里打了个激灵,没想到这老和尚一言道破自己的心思,连忙作揖答道:“回禀长老,小人确实没有佛缘慧根,只想学些实用本事,将来回国效力。”

戒心长老见其答得坦白,丝毫不掩饰先前的谎言,不由暗暗叹息。老和尚略一思索,手写一封荐书,交给杨干贞:“你携此书去鸣皋山龙门书院求见书院堂长范知古,他乃天下名师,自会收你为徒,教你本事。”

杨干贞大喜,拜谢长老,立刻携书出了白马寺,问明路径,直奔龙门书院而去。

欲知南疆风云如何突变,引发哪些精彩故事,请继续阅读下一章节。

注解:

1、杨干贞:原南诏东川节度使,大义宁国开国君主,以残暴奸诈著称。南诏覆亡后,他起兵推翻大长兴国,建立大义宁,是云南著名的暴君之一。

2、舜化贞:南诏王朝的末代皇帝,被权臣郑买嗣杀害,并被篡位,南诏灭亡。

3、郑买嗣:南诏朝廷的权臣,为人残暴跋扈,专权欺主。他害死南诏国王舜化贞后,篡位登基,改国号为大长兴。

4、赵善政:原南诏旧臣,被杨干贞扶立为国主“骠信”,后又被杨干贞设计废黜,毒杀在囚龙岗。

5、羊苴咩城:也称阳苴咩城,南诏王朝中后期的国都,位于苍山中和峰下,是现在的大理古城。

最新小说: 魔神造就 封闭记忆式死亡 天生就是来修仙的 余忘七 穿越之龙之传人 大道混元录 圣界英雄传 开局变成光天使 尽道仙途 暝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