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知识的渴望(1 / 1)

水力磨坊的落成彻底安抚了知意村所有村民那颗因为粮食太多而悬着的焦虑的心。

当第一批由仙粮磨出的雪白细腻的米面,按人头足额足量地分发到每一户人家的米缸里时,整个知意村都沉浸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而富足的幸福之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了彻底的满足之后,一种全新的更深层次的渴望便如同雨后的春笋,在所有村民的心里悄然无声地破土而出。

知意村合作社供销点。

这是苏知意借鉴后世经验新开办的一个小铺子。村民们可以用自己平日里在各项工程中积攒下来的劳动工分,在这里兑换到油、盐、布匹,甚至是孩子们喜欢的糖果等各类生活物资。

“秦大姐!给我来三尺蓝布!要最结实的那种!”

三队队长张大叔的老婆王家嫂子,将自家的工分牌子“啪”地一下,豪气地拍在柜台上,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气。

秦妈接过牌子,一边用账本记着账一边笑着打趣道:“哟,王家嫂子,这又是发了什么财?看你这高兴的劲儿,是要给老张做新衣裳啊?”

“给他?”王家嫂子撇了撇嘴,“他那身子骨皮实着呢!穿什么不一样?我是要给我家那小子做身新衣裳!他呀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说别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就他还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去林先生的学堂里都觉得不好意思呢!”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正在用工分换盐的妇人也跟着接口,脸上是既骄傲又带着一丝愁色,“我家那丫头也是!自从东家开了学堂,她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天天就知道漫山遍野地疯跑,现在天天捧着个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前儿个还非缠着我,让我用鸡蛋去跟邻村换几张写过字的废纸回来呢!”

“唉,孩子们都盼着读书,这是天大的好事啊!”秦妈一边给她称盐,一边感叹道,“咱们这辈子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现在有机会了,可不能再让孩子们,走咱们的老路了。”

“话是这么说,”那妇人叹了口气,“可是秦大姐,您也是知道的。咱们村现在,适龄的娃儿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就林先生一个人哪里教得过来啊?我家那丫头就跟我抱怨,说在学堂里坐上一天,先生都顾不上跟她说三句话。这哪里能学到东西啊?”

这话一出,原本还热闹喜悦的供销点里,气氛就变得有些压抑。

所有正在排队的村民都沉默了下来。

是啊。

孩子是所有庄稼人最宝贵的希望。

他们自己可以吃糠咽菜,可以穿打补丁的衣服,可以累死累活,但他们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临时学堂里也正在上演着同样令人头疼的一幕。

这间由巨大的仓库临时改造而成的教室,此刻早已是人满为患。

四五十个从五岁到十二岁不等的孩子挤在一间屋子里,那场面简直比集市还要混乱。

“林先生!林先生!王二狗他又揪我辫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哭着向高台上的林若雪告状。

“先生!先生!我的墨,打翻了……”一个五六岁的孩童看着自己面前那一片狼藉的墨迹,吓得快要哭了出来。

而另一边几个十来岁的大孩子,则早已不耐烦地扔下了毛笔,一个个趴在桌子上无聊地打着哈欠。

“先生,您教的那个天字我早就学会了,咱们什么时候学点新的啊?我爹还等着我学会算术,回去帮他记工分呢!”

“是啊!先生!我不想再念天地玄黄了,我想听东家姐姐说的那个杠杆的故事!”

林若雪这位温柔而坚韧的女先生,此刻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她耐着性子,先是安抚好哭泣的小姑娘,又手忙脚乱地帮那个打翻了墨的孩童收拾残局,再回过头想去管教那些无所事事的大孩子。

可她只有一个人一双手一张嘴。

她分身乏术。

她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求知欲却又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渐渐变得焦躁、甚至失望的小脸,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她知道再这样下去,不仅会磨灭掉孩子们对知识最初的热情,更会辜负了苏知意对她的那份信任和重托。

当晚,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请愿便在知意居前悄然上演。

没有吵闹,没有喧哗。

几十个孩子的父母在晚饭之后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知意居的门口。他们没有闯进去,只是安安静静地等在那里。

为首的正是三队队长张大叔和如今在加工坊里说一不二的柳嫂。

“东家,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

当苏知意闻讯从书房里走出来时,张大叔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关西汉子,竟是“扑通”一声带头跪了下来。

他身后那几十个家长,也跟着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

“东家!”张大叔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们知道您为我们这个村子,已经是操碎了心。我们不该再拿这点小事来烦您。可是这关系到孩子们一辈子的前程啊!”

“是啊,东家!”柳嫂也跟着哭了出来,她指着自己身上那件崭新的、没有一个补丁的衣服,“我们现在吃饱了,穿暖了,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您给的!”

“我们这辈子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我们真的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再走咱们的老路,再跟咱们一样活得那么糊涂,那么没用啊!”

“东家,林先生是好,可她就一个人!咱们村的娃太多了!求求您了!您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您神通广大,您再给咱们想想法子吧!”

“求您也给咱们这些泥腿子的娃儿,指一条能真正读上书、学到本事的光明大路吧!”

“求东家开恩!”

“求神女开恩!”

恳求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苏知意看着台阶下那一张张充满了卑微、却又无比执着和恳切的脸庞。

她缓缓地走下台阶,亲自将跪在最前面的张大叔和柳嫂扶了起来。

“各位叔伯婶子都起来吧。”

她的声音带着一股足以安抚所有人的力量。

“你们的心情我懂。你们的渴望,我更高兴。”

“因为这证明我们知意村已经不再是一个只知埋头刨食的穷山沟了。”

“我们开始知道要为自己的下一代去争一个更好的未来了!”

她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们说的没错,一个先生教不了五十个孩子。一间临时的仓库也容不下我们知意村所有的希望和未来!”

“我之前跟你们说要建一座学堂,那不是一句空话!”

她转过身,指向广场之东那片早已被清理出来,并且已经开始挖掘地基的巨大空地!

“大家都跟我来!”

她领着众人走到了那片空地前,让木风将那张早已画好了的、无比宏大精巧的《知意学堂总设计图》,在所有人面前缓缓展开!

“乡亲们!看好了!”

“这才是我为咱们的孩子们准备的真正的学堂!!”

当村民们看清了图纸上的内容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间停止了!

“我的天……”

“这里,”苏知意用竹竿指着图纸上那几座连在一起的宽敞的院落,“是蒙学堂,专门给咱们五到七岁的娃娃们启蒙!教他们握笔,教他们背《三字经》,教他们什么是人之初,性本善!”

“而这里,”她的竹竿又移向了另一片更加气派的建筑群,“是进学堂!专门给咱们八到十二岁的孩子们!在这里他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经义文章,更要学陈先生的算术,学我的格物!”

“我还要建一座格物堂!”她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里面要摆满我从黑风岭上搜集来的各种草药标本、矿石木材!我要让我们的孩子亲眼去看,亲手去摸,让他们知道这天为何会打雷下雨?这地为何能长出五谷?这世间万物究竟是按着什么样的道理在运转!”

“我们还要建一座全村最大的藏书楼!还要建一个能让孩子们尽情跑跳、强健体魄的大操场!”

这番话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充满了无尽希望的画卷,在所有村民的脑海中缓缓展开!

他们看着那张图纸,看着上面那一个个他们听都没听说过却又感觉厉害无比的学堂,一个个都痴了,都醉了!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坐在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的模样!

然而短暂的激动过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再次浮现。

“东家……”人群里那个改过自新的苏五公颤颤巍巍地开口了,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那个终极疑问,“您这学堂简直就是神仙才能上的书院啊!可是这么大的学堂,这么多孩子,这么多课程,光靠一个林先生还是不够啊!”

“这先生又从哪儿来呢?”

整个广场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是啊。

东家有图纸,房子好盖。

可这活生生的、会教书的先生那可是比金子还精贵的宝贝!从哪儿才能再找来这么多呢?

所有人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苏知意看着他们却是缓缓地笑了。

那笑容自信而又神秘。

“五公,问得好。”

“房子好盖,先生难求。”

“但谁说,”她缓缓地转过身,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人群中那个一直安安静静地听着,那双黑亮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聪慧与沉稳的自己的亲弟弟——苏明理的身上。

“我们的先生就一定要从外面请呢?”

“有时候,”她的声音变得悠远而充满深意。

“最好的璞玉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缺的只是一个能让他发光发亮的机会罢了。”

最新小说: 影帝老公要离婚?可我才穿越啊 市井娇厨 抢我军功?我身披马甲屠满门 若可以,我想与你共赴星辰 阴湿病娇帝师不当孤替身 手拿玫瑰花的男孩 白瑾微 修仙失败后我成了山沟里的老大哥 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 救命!八零娇小姐一哭,队长慌了